东营市民政局关于《加快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若干措施》的文字解读

发布日期: 2024-12-24 13:25
浏览次数:
信息来源: 东营市民政局

为贯彻落实《关于印发<加快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的若干措施>的通知》(鲁发改社会〔2024〕592号)要求,近日,经市政府同意,市民政局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卫生健康委、市医保局联合印发《加快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的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若干措施》),现就《若干措施》主要内容解读如下:

一、制定《若干措施》背景
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2024年年初,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编制了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》(国办发〔2024〕1号),这是新时代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。2024年7月份,省发展改革委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、省民政厅、省卫生健康委、省医疗保障局等联合下发《关于印发<加快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的若干措施>的通知》(鲁发改社会〔2024〕592号),对推动银发经济发展,打造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进行安排部署。市政府主要领导、分管领导作出批示,要求市民政局认真研究国务院和省关于发展银发经济的意见、措施,深入调研我市银发经济发展的现状、短板,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,形成我市贯彻落实的意见,系统、全面推进我市银发经济发展。市民政局结合国家、省要求和我市实际,经市政府同意,制定印发《若干措施》。

二、我市银发经济发展情况

截至2023年底,我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46.95万人,老龄化率为23.72%,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。2024年,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,市民政局以打造生态养老“新高地”为目标,建设“三年计划指引、三级网络保障、三方融合联动、三支队伍支撑”的养老服务“生态圈”,举办2024年“敬老月”,开展100项系列活动,推出67个慈善助老项目。我市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达到9处。举办首届金秋银龄消费节,推介养老服务、养老用品。全市养老机构达63家,床位7683张,护理型床位占比达77.8%,超出省定目标7.8个百分点。举办中日(东营)养老服务合作交流会。全市248个城镇社区建有养老服务设施290处。发展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47处,建成农村幸福院185个。新建老年食堂47处,结对帮扶特殊困难老年人2.57万名,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3000余名,开展适老化改造100余户,打造33个老年友好社区样板。设立东营市养老护理员节、养老护理员关爱基金,建设精尖型、专业型、基础型养老服务“三支队伍”。推出养老信贷产品8种、金融产品92种,为养老机构提供贷款2615.5万元。建设银发经济数字产业园。

三、《若干措施》的主要内容

《若干措施》包括五部分,共26个方面具体措施。第一部分,扩大养老服务供给。拓展居家养老服务,推进实施适老化改造,发展老年精准助餐服务,完善老年照护服务,优化老年健康服务,丰富老年文体服务,提升农村养老服务。第二部分,扩容银发产业规模。做大做强老年用品产业,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,打造智慧康养新业态,发展抗衰老产业,加快老年旅游产业发展。第三部分,提升产业发展效能。加强科技创新应用,培育壮大经营主体,培育推介银发经济品牌,加快养老金融产品创新,加强标准化建设。第四部分,集聚要素支撑保障。优化产业空间布局,强化财政金融支持,推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,健全数据要素支撑,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。第五部分,协同做好任务落实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、强化政策支持、完善工作推进机制,深化宣传推广,推进各项任务落实。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